亮相2024山東省文旅產業高品質發展大會的瓷具。
銀鳳陶瓷的設計師正在杯身上作畫。
登上央視龍年春晚的「五龍戲珠」盤。
亮相國宴場合的銀鳳陶瓷。
亮相國宴、登上央視龍年春晚、歐洲皇室採購……瓷器這一中華文明瑰寶,在臨沂市羅莊區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藝下,屢屢驚艷世界。
一爐窯火燃千年。 4500年前,第一簇窯火在這裡燃起後,逐漸將這座小城塑造成一座江北瓷都。如今,傳承與創新的窯火正旺,羅莊陶瓷跋涉在新征途中。
高松石紹琪臨沂報道
把餐具做成藝術品
這裡的日用瓷驚艷國際
臨沂市羅莊區銀鳳陶瓷博物館一樓展廳內,一組藍白相間的宴會用瓷擺在顯眼位置,牢牢吸引著參觀者的目光。這組名為《蒙山情》的瓷具,曾在前不久召開的2024山東省文旅產業高品質發展大會上亮相。瓷身中間,淡雅的水墨筆觸勾勒出蒙山的壯麗秀麗。根據設計中心主任王麗梅介紹,這組瓷器參照國宴用瓷設計思路,搭配精美的擺台,展現羅莊陶瓷的文化底蘊以及精湛的創作技藝和製瓷水準。
展間,與這組瓷具一同展示的皆是頻頻驚艷國內外的精品。登上央視龍年春晚的「五龍戲珠」春盤、北京奧運限量禮品瓷、APEC官方機構合作限量瓷、2017年「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國宴用瓷,還有被選為英國威廉王子婚禮用禮品瓷、英國女王誕辰禮品瓷。
「我們像藝術創作一樣對待這些產品,從器型到裝飾,每一個細節都經過反复論證、琢磨、修改,甚至連圖案的每一筆走線都要進行討論。」王麗梅說,銀鳳瓷器不僅做到功能與美觀統一,更有科技與藝術融合,這是對設計水平和生產技術的雙重考驗。
目前,銀鳳陶瓷所生產的日用陶瓷產品主要包括白瓷、骨質瓷、炻瓷、銀玉瓷、藝術瓷五大系列,在業內創造了多項第一,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航空瓷和賓館瓷生產基地。 「特別是我們的骨質瓷,經高溫燒製與低溫釉燒而成,瓷器白度高、聲音清脆,更有光澤感。」山東銀鳳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祖坤,手託一柄素色茶壺,用手電筒自內向外照射,壺身頓時顯得晶瑩剔透,不見一絲雜質。
沂蒙山里的「銀鳳」,「飛」向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耀眼成就,是羅莊陶瓷的一個縮影。
「在全國的陶瓷版圖中,沒有羅莊是不完整的,提起羅莊也一定離不開陶瓷。」把30多年青蔥歲月獻給陶瓷事業的羅莊區政協副主席、區工商聯主席李繼葆,把陶瓷視為羅莊的靈魂之一。
被業內稱為「江北瓷都」的山東臨沂,是全國陶瓷重要產區,而羅莊聚集了全市陶瓷產業近80%的產能。李繼葆說,曾經一度有不低於8萬人的外地從事大軍,在千條百線的羅莊陶瓷產業鏈上忙碌,近三分之一的羅莊家庭收入與陶瓷掛鉤。 「現在許多外地人來到臨沂,評價這裡有南方城市的影子,但最初人們是用這句話來形容羅莊的,說明羅莊的發展深刻影響著臨沂。」
日用瓷與建築瓷並行
產業之樹碩果累累
陶瓷被稱為水、火、土的完美結合。其中,最主要的原料「土」,多由黏土、石英砂、長石組成。黏土就像是陶瓷的「肌肉」,方便在燒製前塑形,石英砂則起到「骨架」的作用,賦予陶瓷一定的強度,而長石更像是「黏合劑」,既能降低燒製溫度又能讓陶瓷成品更緻密。
有別於日用瓷在設計、製作環節的繁雜,建築陶瓷就像其產品一樣直白簡潔。在山東華宇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志強陶瓷生產車間內,一排排傳送帶上平鋪滾動著潔白透亮的地板瓷磚,路過頭頂的噴墨機,機械臂一壓一按,經過多輪加工,圖紙上的流水紋樣被原模印上了磚身。
「我們現在主打生產90cm×180cm的陶瓷板,經過研發後,不僅可以做出市面上的效果和品質,磚面還可以呈現無限連紋,工藝上還做了超級防滑、超耐磨處理。牆、外牆幹掛的陶瓷岩板。從工裝到家裝,志強陶瓷已遠銷東南亞、大洋洲、歐洲的多個國家和地區,並出現在更多的太空領域。
許海洋與建築陶瓷的結緣可追溯至2000年。彼時,廣東佛山建築陶瓷已在業界嶄露頭角。有悠久製陶歷史和技藝的羅莊嗅到了新的機會,著手上馬建築陶瓷生產線。據許海洋回憶,僅在2000年到2004年,建陶業就新上60多家企業,成為羅莊區陶瓷產業的重要力量。其後10年間,企業不斷更新生產線,追求產量與規模,讓羅莊一度成為全國內牆磚產量最大產區。
「在其他產區,你很難見到日用瓷和建陶在同一地方發展得旗鼓相當。」李繼葆說,江西景德鎮主打藝術陶瓷,廣東佛山以建陶最為出名,而羅莊不僅日用瓷聲名在外,建陶產能也曾在全國舉足輕重。
「羅莊最鮮明的優勢就是物流成本。」李繼葆認為,羅莊依托「物流之都」臨沂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和低廉的運輸成本,足以抵消從外地進口原料的成本。 「而且建陶企業聚集帶來上下游配套企業佈局,進一步降低企業生產成本,這也是羅莊產區在多次行業『內卷』競爭中屹立不倒的重要原因。」
傳統產業奔向新「跑道」
尋求差異化發展之路
曾經成為全國內牆磚產量最大產區的羅莊,在建陶產業發展的路上其實並不平順。由於佈局散、環保轉型、市場需求等現實,這個產業從130餘家企業縮減到現在的9家。
「引導一個地方形成完整產業鏈不是一件易事,羅莊的建陶行業前期是自由生長,存在追求量大、低價、忽視質量的短板,長此以往對產業發展肯定是隱患。 」李繼葆認為,轉型升級雖然帶來陣痛,但是對產業的良性發展來說是契機。為了加速陶瓷產業的復甦,羅莊區引入新概念、運用新技術,大力發展新興產業,把這個傳統產業帶上了新的「跑道」,向著高端化、數智化邁進。
「現在回看,如果不狠下心來改造提升,往後只會被淘汰得更快。」許海洋認為羅莊建陶業走到今天,必須要走差異化之路。 「隨著國家對節能建築、綠色建築的大力發展,綠色環保型建材需求增長。受綠色建材市場發展的刺激,志強陶瓷生產的陶瓷板代表著建築陶瓷向薄型化、輕量化的轉型升級。 「目前,志強陶瓷每月都會推出迭代產品,透過加強研發投入,擴展多功能型岩板品種。
一家名為「畫漫天」的藝術陶瓷公司,在差異化發展上也提供了一個鮮活樣本。跳開傳統燒製工藝,他們直接瞄準高難度的手工陶刻磚,雕刻兼具「藝術性、觀賞性、收藏性」特徵的建築藝術陶瓷。除人工刀法雕刻外,還借助機器刀工技術,在集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近百人設計師隊伍運作下,成功推出了可做沙發、電視背景牆的彩雕、3D噴墨、5D動感圖,餐廳、客廳用的陶瓷地拼出等上百種產品系列。 「經過深層加工後,原本20元左右的800mm×800mm地板陶瓷,平均每片定價能在100元以上,產品附加價值大大提高。 」畫漫天藝術陶瓷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洪山介紹,他們已在全國佈局500多家專賣店,形成了「文化創意+陶瓷創新」模式。
羅莊建陶積極求生,日用陶瓷發展依舊宛如一棵「常青樹」。在海外市場聲名遠揚的銀鳳陶瓷如日中天,登上龍年春晚後還將與央視進行深度合作。 「我們正逐步將市場由歐美轉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並由出口轉入內銷,深挖國內市場。」陳祖坤說。
2020年12月,商務部認定羅莊區為「國家級日用瓷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羅莊區政府辦公室發布的《推動羅莊區日用瓷產業高品質發展實施方案》中提出,要打造100億級日用瓷產業群聚,形成以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主導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