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望不到頭的山洞裡,一件件精美的瓷器宛若寶石般一字排開。 7月18日,景德鎮非遺陶瓷茸城展-松江第二屆陶瓷文化週在佘山鎮環山路的和合書院開展,來自景德鎮的50件陶瓷和瓷板畫藝術品亮相。據悉,此次參展的作品均出自陶瓷藝術大師之手,展覽將持續至7月28日。
「這裡冬暖夏涼恆溫25℃,非常適合陳設藝術品。」展覽承辦方、悉覺國際陶瓷文創設計基地負責人郝勇介紹。 「和以創新為主的首屆展覽不同,本次陶瓷展作品全部都是出自知名陶瓷藝術大師之手,較為全面地展現了景德鎮非遺陶瓷工藝。」
沿著狹長的通道一直往裡面走,器形各異的賞瓶靜靜地站立在展示台上,青花瓷、粉彩爭奇鬥艷。年過八旬的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塗序生和其子塗少波帶來的作品包括桌面插屏、瓷板畫和賞盤,主題包括花卉、松鶴、仕女圖等,展現出百年塗氏陶瓷家族的精妙畫工。展品中,還有由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戚培才教授首創的手指瓷畫、青花鬥彩,以及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夏忠勇一脈的墨彩描金繪瓷等。
據了解,本次展覽共有3位中國陶瓷藝術大師、6位江西省陶瓷藝術大師和兩名上海市高級工藝美術師參加,題材包括花鳥、翎毛、山水、雪景、人物等。塗少波的作品是一組瓷板畫《仕女圖》,畫中的仕女皎若秋月,在漸層紅帳的襯托下更顯嫵媚。 「這個紅色是最難燒的,要燒好幾遍。一件好的瓷板畫作品往往需要燒五六遍,每燒一遍,風險就增加一倍。比如釉下彩需要1000多度,而釉上彩只需要800度。
「松江作為上海文化發祥地,在百餘年前松江畫派就成為海派文化根基之一。而景德鎮'匠從八方來,器成天下走',陶瓷工藝更是集世界陶瓷之大成。
來源:上海松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