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一開年,臨滄陶企便會早早地點火復產,以求全年生產早日步入正常化。但今年,臨沂陶企整體上不僅開工晚,而且很多陶企「只點火,不敢投產」。
「開工晚」的主因是,2021年1月下旬,臨沂市政府要求陶企全部應用雙氣生產,即製粉環節也改用天然氣。依照目前的產業現況以及市場情勢,一旦使用天然氣製粉生產,臨沂各陶企的生產成本將大幅攀高,市場競爭優勢將進一步減弱。
《陶瓷資訊》從臨沂產區了解獲悉,受此影響,目前臨沂8成以上陶企窯爐已點火,但大多一直處於溫窯狀態,不敢投料生產。截至目前,全臨沂產區僅有少數幾家陶企正常出磚。
製粉環節也要求改燒天然氣
臨沂陶企「投產難,不投產也難」
2021年1月20日,臨沂市政府提出「陶企拆除煤製粉設施,全部應用天然氣生產的要求」。儘管所有陶企對天然氣製粉心存擔憂,但依然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了煤製粉相關設施的拆除工作。截至目前,各陶企原有的水煤漿管路、攪拌機、除渣機等煤製粉設施都已全部拆除。
有臨沂陶企向《陶瓷資訊》表示,改用天然氣製粉,必將使生產成本進一步攀升,在成本競爭異常激烈的當下,臨沂陶企面臨著嚴峻的生存考驗。
據了解,在全國所有完成「煤改氣」的陶瓷產區中,採用天然氣製粉的並不多見,山東省也僅有鄒平市臨池鎮等地的幾家陶企在用。事實上,使用天然氣製粉之後,臨池鎮幾家陶企的生產成本大幅上升,根本無法與週邊陶企競爭。去年7月剛過,臨池鎮幾家陶廠就因成本遠高於週邊,銷售壓力過大而被迫停產。
受此影響,臨沂陶企非常慎重地安排節後復產工作。與往年相比,今年是臨沂產區投產較晚的一年,即使是在去年疫情期間,臨滄陶企也大都積極點火,快速實現復工復產。
據《陶瓷資訊》了解,春節過後,整個臨沂產區僅瑞達陶瓷一家陶企按計畫點火復產,其他陶企大都延至元宵節前後才陸續點火。有陶企坦言:「開,大幅攀高的成本讓企業賺不到錢;不開,可能今後連拼一把的機會都沒了。」
「再不點火,將對今年的生產產生較大影響。不僅造成部分經銷商流失,接下來的招工也將越來越困難。即使點火之後,許多陶企也不敢輕易投產,主要是成本增加太多。 」臨沂多家陶企負責人一致表示。
臨沂一陶企銷售負責人告訴《陶瓷資訊》,當前,外地瓷磚運到臨沂,有些產品價格比臨沂當地還低,而改用天然氣製粉之後,臨沂瓷磚競爭力將被進一步削弱。
一條大產能生產線
將日增5-6萬元成本
使用天然氣製粉後,臨沂陶瓷生產成本將增加多少?根據當地陶企測算(由於各陶企用氣價格不同,計算出天然氣製粉所增加的成本略有差異),如使用天然氣製粉,生產一片800×800mm規格的瓷磚,產品成本將比用煤製粉增加1.2-1.5元;而生產一片300×600mm規格的內牆磚,產品成本也將增加近0.3元。
依照上述成本計算,臨沂每家陶企每天將多支出數萬元費用,這讓臨沂各陶企在競爭異常激烈的當下,產品競爭力被大大削弱。以一條日產量17萬片的300×600mm內牆磚生產線為例,使用天然氣製粉每天將多支出5.1萬元費用;而一條日產量5萬片的800×800mm地磚生產線,使用天然氣製粉每天將多支出6萬元費用。
「目前只有幾家陶瓷廠復產,但一片磚究竟會增加多少成本,現在還不好說。只有經過一段時間的實際運作之後,才能核算出精確的生產成本。」臨沂一不願透露姓名的行業人士表示。
事實上,自2019年實施「煤改氣」以來,臨沂陶企利潤早已非常微薄,產品銷售也隨市場需求而不斷波動,天然氣製粉再次將生產成本拉高,讓臨沂大多數陶企都難以承受。尤其是在成本競爭異常激烈的當下,天然氣製粉將使許多陶企不僅沒有利潤,而且還會處於嚴重的虧損狀態。
「如果真的執行天然氣製粉,不少陶企可能會沒法乾了。」臨沂上述不願透露姓名的行業人士如是說道。為此,臨沂陶企希望與政府透過溝通對話,改變現狀。
另據了解,目前臨沂產區相關部門正在對天然氣製粉是否可行進行調查。 「目前,政府部門還沒有最後答复,所以大家對是否投產非常慎重。」上述行業人士坦陳。截至目前,全臨沂產區僅有6家陶企已經投產並出磚。
(文章轉載自陶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