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由佛山市、景德鎮雙城聯袂、四大國字頭協會、研究院等共六家單位發起、金意陶旗下金綠能科技承辦的「裝配式建築與綠色新材發展趨勢研討會」舉行。會上,相關政府代表紛紛強調綠色發展的重要性,一致肯定了金意陶在綠色建造上的探索與創新,為建陶行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方向目標,對雙城推進裝配式建築比例提升、打造「城產人文」融合的綠建築品質,具有重要的意義,而這,也正是實踐習近平「兩山」理論的縮影。
15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安吉餘村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15年後,當習近平再次來到餘村,看到美麗的鄉村變成了現實,他說;「經濟發展不能以破壞生態為代價,生態本身就是一種經濟,你保護生態,生態也會回饋你」。習近平的「兩山」概念改變了中國,更揭示「綠色生態」之於人類「發展」與「保護」協同共生的重要性。由此延伸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策略,在更宏闊時間中不斷發展,並被反覆檢驗,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引發巨大的共鳴,激盪起澎湃的力量。
而受影響的又豈止於餘村?摒棄了高耗能、高污染發展模式的建陶產業,也在生態文明的旗幟下,找到了綠色發展的全新路徑。實踐「兩山」概念,沿著綠色發展之路開拓前行,近年來,建陶業積極往綠色環保生產方向發展,以發泡陶瓷為代表的新型綠色建材產業正呈現逐年遞增的態勢,在組裝式建築及綠色節能建築的推動下,隨著各項技術及應用難題的逐一攻破,發泡陶瓷產業也即將迎來「生態的回饋」——上兆的市場藍海。而作為發泡陶瓷研發生產領導者的金意陶,也正以「一核兩翼」戰略佈局,吹響新型綠色建材產業進軍號角,圍繞低碳、綠色、環保,實現真正的綠色製造。
本次研討會,金意陶聯合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建材分會、中國建築節能協會綠色建材與部品分會、中國建築節能協會綠色裝配式建築產業分會、中國建築材料工業規劃研究院、廣東省建設工程綠與組裝式建築協會、佛山市組裝式建築協會等6個協會組織及科學研究機構舉辦,會議圍繞循環經濟、固廢資源化、綠色生態文明建設等重大議題,聚焦綠色建造新技術發展動向,預測綠色新型建材發展趨勢,共同破解產業發展風口期傳統建築陶瓷製造業轉型瓶頸問題。
創新生產金意陶「一核心兩翼」成建陶綠色生產樣本
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也是經濟財富,生態本身就是經濟,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中國經濟已進入高品質發展階段,由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成為經濟發展新模式的題中之意。
面對產業變化,金意陶集團董事長何干指出,「中國經濟由高速成長轉向高品質發展,每個產業、企業都應秉承國家綠色健康發展策略,為環保貢獻力量。 」金意陶努力「做陶瓷品牌,就要做領風者,成為領風企業。
金意陶創立16年以來,秉承「用心裝飾世界,綠色構築未來」的使命,一直在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經濟與社會的和諧的道路上,身體而力行之。針對陶瓷業環保、精裝、組裝式的政策及市場變化,金意陶以「一核心兩翼」為驅動,佈局產品生態積極往創新發展。
在一核心(建築陶瓷)的發展基礎上,金意陶以產品創新為主體、以技術創新為基礎、堅持創新驅動綠色引領,積極往「兩翼」(金綠能科技與金岩板家居)方向推動。自2017年始,金意陶連續三年高強度投入綠色建造技術、新型綠色建材研發,取得了一大批有價值的研發成果,廣泛參與了相關行業標準的編制工作。 2019年,廣東金意陶陶瓷集團旗下全資控股子公司廣東金綠能科技引進行業最新型全自動化智慧生產線,生產的固廢資源化終端產品發泡陶瓷綠能板各方面性能與當下主流新型板材相比具有卓越的性能優勢。目前,坐落於佛山的省組裝式零件生產基地現已順利投產,年產能7萬立方公尺。
同時,為更貫徹科技引領的發展理念,金綠能在北京成立綠色建造技術研究院和北京分公司,利用首都的智力資源、產業資源輻射優勢,站在產業制高點直面市場需求,聯手產、學、研行業龍頭單位,廣納賢才深入開展綠色建造技術的創新研發,引領企業永續發展,為產業發展做出傑出貢獻。
身為廣東省內第一家輕質發泡陶瓷生產廠家,金綠能憑藉優越的物理性能和便捷快速的施工效率,為裝配式建築、綠色建築提供了差異化的專業牆體解決方案,因此被授予「公裝獎·2019工程瓷磚產品創新力十強品牌」、「利廢新材料•示範企業」、「利廢新材料•推廣品牌」等多個榮譽稱號,體現了金意陶重視綠色生產,深耕技術創新的成果。
順勢而為 綠色環保建築材料大有可為
環保以及人力成本增加促使了裝配式建築的發展,政策的持續推動使得近兩年國內裝配式建築的滲透率逐漸提升,按照國家要求裝配式建築在2025年要達到30%的裝配率,預計市場規模將達47,000億元。而2019年,全國工業固體廢棄物的產量約為35億噸,處理量和綜合利用量分別為約9億噸和20億噸,處理市場規模約6000億。即將於9月1日生效的《固體廢棄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要求各級政府要推動建築廢棄物綜合利用產品應用,鼓勵採用先進技術、製程、設備和管理措施,推進建築廢棄物源頭減量,建立建築垃圾回收利用體系。可以預見的是,工業及建築固廢利用產業將成為今後幾年建設建材領域萬億級的新藍海!面對這一市場風口,發泡陶瓷產品因具有固廢利用、環保經濟的優異特性,能夠突破鋪地和鋪牆的限制,還可以直接作為建築主體材料做牆體,不僅滿足建築節能要求,也提高了施工效率至少5倍以上,注定擁有廣闊的前景。
2019年11月,發改委發布《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其中,輕質發泡陶瓷隔間板及保溫板材生產線被列入鼓勵類類別。全面推動組裝式建築與綠建築發展,對於建構節能低碳、綠色生態、集約高效的建築用能體系,推動住宅城鄉建設領域供給面結構性改革,實現建築全行業綠色發展具有重要的顯示、深遠的戰略意義。會上,金意陶集團董事長何幹指出,「固體廢棄物的綜合利用技術和生態材料技術都是綠色技術創新,是實現我國生態文明的重要路徑。而發泡陶瓷,恰好是兩者結合的集大成者。
發泡陶瓷就是固廢利用中以集聚化、產業化、市場化、生態化為導向,實現高值化利用的最佳綜合性解決方案之一。尤其是它在組裝式裝修方面的天然適配性,更是遠超目前裝配式建築主流使用的主體結構材料PC件(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和PS件(裝配式鋼結構)。
在研討會現場,中國地質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張以河分享了資源綜合利用與綠色建材創新的觀點,他認為,透過物理髮泡、複合、製備工藝優化設計等技術手段,解決廢陶瓷、赤泥、粉煤灰等固廢製備綠建材研發、生產及應用中的關鍵技術,為綠建築及建築工業化奠定材料基礎,建成規模化生產及應用示範工程。
中國建築材料工業規劃研究院應用技術開發研究院院長趙金平分享了新型綠色建材及發展趨勢,他提到,新型綠色建材將從大眾化、均一化轉向個性化和多元化時代,新型綠色建材與結構材料、牆體材料、保溫材料等的邊界開始模糊,由產品到部品,由部品到系統的格局將逐漸形成,推動新型綠色建材進入複合功能材料時代。
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綠色圍護結構研究中心主任艾明星分享了建築圍護結構與建築工業化,他認為,預製化、裝配化、綠色化、功能化、工業化是綠色建材的五大開發方向,採用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一體化裝修和資訊化管理等為主要特徵的工業化生成式建造的工業化建築,是實現建築工業化的具體途徑。
發泡陶瓷擁有龐大的市場前景,它將成為整個陶瓷產業轉向牆體的新產業。面對這個萬億級市場,在專家沙龍環節上,各位專家就裝配式建築對綠色建材發展趨勢的影響、建築師對綠色建材未來發展趨勢的預判暢所欲言,為綠色建材發展提供了十分有價值的建議。
借助政策東風,金意陶率先探索新型綠色建材和綠色建造技術,針對發泡陶瓷原來來源單一、施工應用不成熟、產值小的問題,金意陶目前已發展出相應的提升方案:固廢原料利用率高達85%以上,目前,除了陶瓷的廢料,像其他各種工業固廢,各種尾礦、石粉、瘀泥,包括建築垃圾均化後均可利用,大部分的無機類的工業固廢經過調配後都可以利用;在施工效率上是傳統的5倍以上;包括萬科、金地,保利等地產公司專案已經開始使用發泡陶瓷產品,公共工程如機場,學校,地鐵等也已在陸續使用,為發泡陶瓷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參考。
雙城聯袂 搶佔綠色建造萬億新風口
興建生態文明城市是我國永續發展的百年大計,佛山在工業發展與環境保護、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的關係中,一直堅持做綠色發展的守望者。
近年來,佛山市政府加強產業整治力度,加速推動傳統陶瓷產業轉型升級步伐,改善傳統陶瓷產業生產流程與模式,淘汰低效落後產能,推動陶瓷製造業綠化、高端化發展。
當前,佛山正全力以赴推動中國陶谷的建設,建造陶瓷全生態鍊和「城產人文」高度融合的特色小鎮,打造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和世界陶瓷創新中心。而像金意陶這樣堅持創新驅動、發揮示範引領作用的陶瓷企業,正是擦亮「佛山陶」這座城市名片、推動陶瓷產業不斷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
而另一方面,作為建築工業化的發展重心,中國裝配式建築市場正迎來爆發式的成長機會。在中央政府的組裝式建築發展計畫和激勵政策的引導下,各級省市紛紛開始了組裝式建築的發展熱潮。
金意陶集團董事長何干提到,「工業及建築固廢利用產業將成為今後幾年建設建材領域萬億級的新藍海!」而這個,恰恰也是金綠能發力的廣闊空間。
金意陶積極響應佛山市委、市政府號召,力爭成為佛山傳統陶瓷產業產業化轉型的龍頭示範企業,在建築業、建設方式向裝配式建設轉型的時代背景下,透過持續科技創新、持續資本投入,使金綠能成為全國組裝式建築及新型綠色建材產業的佼佼者。今年3月,金意陶集團與景德鎮陶文旅簽訂合作框架儀式,擬建3條金綠能生產線,重重聯手,為打造綠色建築品質提供了一個強大的助力。如今,代表綠色、生態、節能的新型建材再次把景德鎮和佛山緊密聯繫,兩地掌握新型建材發展趨勢,共同推動綠色建造和組裝式建築的發展。
「金意陶是個以陶瓷為魂魄的企業,無論是『大器成景,厚德立鎮』的景德鎮精神,還是‘敢為人先,崇文務實,通濟和諧’的佛山精神,都深深銘刻在金意陶的企業文化核心裡。歷史上,景德鎮以手工業將陶瓷推向了藝術的高峰,而佛山以現代工業將陶瓷的建築裝飾屬性發揮得淋漓盡致;現在,雙城聯袂,將陶瓷帶入了功能多樣性、全壽命週期經濟性以及可循環再生利用性的第三代建築材料時代! ”
金意陶集團董事長何干認為,陶文旅是肩負景德鎮社會經濟發展重任的龍頭企業,在它與金意陶合作期間,實現已有的、低值的城市固廢資源化,把固廢轉化到綠色的、面向組裝式建築的材料。這是傳統建陶產業轉型升級的正向方向。對於中國建陶產業前景,佛山金意陶、景德鎮陶文旅雙方形成了一種無形的共識:新型綠色建材與組裝式建築就是建陶業新風口。
面對產業競爭激烈化、堅持綠色發展的大環境下,必需加速發展動能轉換,推動傳統企業尤其是實體經濟轉型生機、煥發生機。而金意陶以技術創新為驅動,全面遵循節能環保的發展理念,研發生產差異化的環保產品,為佛山、廣東乃至全國提供了「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的建陶產業鏈升級發展樣板。
(本文為企業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