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產區簡介
龍泉青瓷至南宋、元代發展至鼎盛至今有1600多年的燒製歷史。
龍泉青瓷包攬了宋代五大名窯的官、哥兩大窯系。
哥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
相傳宋代有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在龍泉大窯一帶燒製青瓷,章生一所主這窯稱「哥窯」。哥窯青瓷以黑胎開片著稱,其特徵為:黑胎、紫口鐵腳、釉面開片、釉色濃淡不一。隨著考古發掘的不斷推進,對哥窯的認識已逐漸清晰,哥窯即為龍泉第五所產的黑胎青瓷。
弟窯:
相傳宋代有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在龍泉大窯一帶燒製青瓷,章生二所主這窯稱「弟窯」。弟窯青瓷裝飾以素面厚釉為主,造型典雅。胎質有白胎、硃砂胎。釉色溫潤如玉、純粹不瑕,以粉青、梅子青釉為傑出代表,體現了中國傳統的美學情趣,成為中國青瓷的典範。
在青瓷藝術中,最主要特色是追求厚釉裝飾,以釉色取悅的窯系,釉色和釉質是它藝術表現最關鍵的因素,傳統龍窯燒製的作品由於窯位不同,各窯口胎土、釉土等因素的區別,產生各有不同的髮色,有梅青、粉青、天青、蟹青、豆青、影青、灰青、米黃等釉色,其中以粉青、梅青為最佳。
工藝裝飾上融和了輕重跳刀,多層鑲嵌、薄胎刻畫、玲瓏刻畫、釉下彩、象形開片、文武開片、青白結合、哥弟窯結合等手法,豐富了現代龍泉青瓷的創作內容。
近年來龍泉青瓷頻頻出現在G20、世界互聯網大會等等作為國禮出現,蜚聲世界。
參展作者及作品推廣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徐朝興
龍泉青瓷的傳人,繼承了龍泉青瓷哥窯、弟窯的技藝特點及開片絕技、深厚,做工精細,他將龍泉青瓷的工藝特點與美術裝飾相結合,以釉、胎的特性和美術紋樣體現了產品的自然美,使龍泉青瓷這一古老藝術得以發展。
徐朝興 中美友善玲瓏燈
徐朝興 青釉玄紋牡丹瓶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毛正聰
繼承古老傳統工藝,作品在繼承龍泉青瓷傳統工藝基礎上大膽創新,造型簡練大方、古樸、粉青、梅子青釉層豐滿、細膩、滋潤如玉,達到當代青瓷最高境界。尤對歌窯文片藝術研究有新的突破,抽象形文片藝術,千奇百態,既像非象,作品別具一格。
毛正聰 玉壺春
毛正聰- 珍珠梅瓶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胡兆雄
30多年的青瓷藝術生涯,以古今中外陶藝精髓為師表,堅持立本於傳統,探索於現代的創作理念。創作的梅子青絞胎和梅子青雕刻類作品個性鮮明、技法純熟。絞胎作品妙造自然,雕刻作品樸實典雅、色澤如玉、溫潤豐滿。作品均受到眾多人士一致首肯。
胡兆雄 哥窯玉壺春
胡兆雄 花開富貴
胡兆雄 G20雙耳瓶
中國陶瓷藝術大師 陳愛明
結緣青瓷三十餘年,致力於青瓷藝術的創新與推廣,深入研究傳統青瓷製作的各種工藝技法。作品美學上追求平和、含蓄,技法上力求精湛、完美。其青瓷「跳刀紋」裝飾、「印葉紋」裝飾與銅紅絞泥、流絞泥技法、以及自然灰釉在青瓷中的開發與運用,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陳愛 荷葉蓋罐 span>
中國陶瓷藝術大師 陳壇根
從小隨父學藝, 50多年的瓷藝生涯,讓他累積了豐富的經驗和深厚的功底。 90年代,他開始探索製作大件青瓷作品。 04年在原料和釉料研究方面取得巨大突破,研究成功龍泉青瓷冰裂紋,使失傳千年的龍泉青瓷冰裂紋製作工藝重播光彩。 「龍泉青瓷冰裂製作製程技術」獲國家智慧財產權發明專利。
陳壇根 習近平款美人醉
龍泉青瓷非遺傳承繼者 黃順明
又名黃順民,東音青瓷第六代傳承人,畢業於浙江大學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於2000年開始跟隨舅舅鄭宗麼學習傳統的青瓷燒製技術,後拜師於徐凌,潛心於青瓷燒製技術研究。於2010年創辦了龍泉玉德青瓷有限公司。作品《簡》《海》《福祿》《希望》等多件作品在全國評比中榮膺金獎,作品《哥窯盤口瓶》《金絲鐵線文房套組》被麗水市博物館收藏。
黃順民 荷花蓋罐
黃順民 雙耳弦紋瓶
老陶瓷藝術家 鄭宗麽
從小跟隨父親從蒼南遷居龍泉,隨父挖礦土、建窯、拉胚、配釉和燒煉工藝,以製作青瓷為生。從事青瓷技藝長達60多年,在釉水配方、窯爐燒成等青瓷製作的關鍵工藝方面,掌握了一套獨到的本領。 1972年與徐朝興等同事一起設計、製作了國宴專用餐具。 1989年受美國邀請,代表中國參與產業技術交流。
由於為人低調,因此淡泊名利。 2002年放棄了大師的評選,並被同行尊稱 「民間大師」。老騖伏櫪2015年古稀之年,作品《雙系盤口壺》被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司司長譚俊榮收藏、《花口牡丹瓶》被伊朗駐上海總領事收藏、作品《鳳尾瓶》被匈牙利駐上海總領事收藏、作品《龍紋玉壺春》被烏克蘭前總統庫奇馬收藏。
鄭宗麽 盤口瓶
鄭宗麽 龍紋玉壺春
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 王傳斌
早年學習繪畫藝術,後從事龍泉青瓷創作近三十年,潛心研究龍泉青瓷傅統造型及工藝,曾得到我國著名雕塑大師週輕鼎教授和中國美院雕塑家陳長庚教授的傾心指導,2006年創辦元位青瓷工作室。經驗豐富,力求新,追求完美,袖色純正。作品質樸典雅、端莊厚重,總能把龍泉青瓷釉蘊潤如美玉,晶瑩如翡翠的特色表現得淋漓盡致。
王傳斌 G20如意尊
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 季友泉
1993年進入浙江省龍泉市青瓷研究所,拜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徐朝興為師從事龍泉青瓷創作設計及工藝研究。 2005年赴日本國熊本縣慈永會陶藝研究所深造,期間,潛心創作,促進中日文化交流,使自己的技藝有了進一步的提升;50餘件作品被日方所珍藏。 2007年度成為中國收藏家喜愛的陶瓷藝術家,作品精緻,具有靈感。
季友泉 鳳尾瓶
季友泉 香爐
季友泉 清白白
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 金逸瑞
生於龍泉青瓷世家。隨父金可喜學習青瓷技藝,後師從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徐朝興。青瓷製作,皆先立定傳統,而後欲作破繭之勢,常出新亦常脈脈回溯。二十多年來致力於哥窯的研究與創作,作品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進行創新,融傳統藝術與現代技藝於一爐,特別在薄胎厚釉、紫口鐵足、金絲鐵線以及傳統芝麻釘燒製技藝上獨下苦功,頗有獨創,別具一格。之外,所作茶具亦可人,神逸形樸,色沉穩而不浮,釉瑩潤而不枯。
金逸瑞 盛世牡丹蓋罐
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 徐建新
手工藝世家,先經木工,後鑄寶劍。再製青瓷。 2004年創辦「瓷中天」青瓷坊,「青瓷起源於生活,不管以什麼樣的藝術形式呈現,還是離不開生活,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寥寥數語將徐建新的孜孜追求完美詮釋。
徐建新 龍騰盛世
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 王 武術
從小在窯背上長大,耳濡目染,備受青瓷藝術薰陶。畢業於景德鎮高等專科學院陶瓷專業,中國青瓷泰鬥徐朝興大師第三代傳人弟子。從藝以來刻苦鑽研,虛心好學,製瓷技藝日趨成熟,逐漸形成自己獨特風格。 2009年創辦個人工作室。 《美人醉》《鴻運開泰》《青璧》等作品被世界網路大會組委會選中,成為贈與嘉賓的禮物。連續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官方指定禮品瓷與2016年杭州G20峰會國禮瓷設計與製作者。
王武 青璧
王武 和合
王武 幸運烏鎮
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 李邦強
從小隨父學藝,1983年畢業於浙江省龍泉陶瓷技術學校。 2010年成功研發出明朝宮廷在龍泉燒製青瓷的工藝技術,填補了失傳600多年明代宮廷在龍泉燒製青瓷製程技術的空白。 「龍泉明代官窯青瓷工藝技術」獲浙江省科技廳2008年重大科技項目,被浙江大學列為科研合作項目。 2012年獲國家智慧財產局發明專利。
李邦強 三潭印月壺
浙江省陶瓷藝術大師 徐象龍
受其父徐定昌大師薰陶,多來孜孜不倦的學習,精益求精的追求,無論在青瓷燒製工藝的拉坯造型、修坯雕刻上都深得真傳,尤其是大師善長的薄胎厚釉,如冰如玉的南宋粉青釉龍泉青瓷燒製技藝,繼承的惟妙惟肖,型、色、工均掌控的入木三分,尤為到位。
徐象龍 福祿
徐象龍 一窗一世界
浙江省陶瓷藝術大師 陳永德
17歲開始拜師學藝,全面研習傳統製瓷工藝,潛心從事青瓷創作二十餘年,鑽研釉水配方並取得突破性成果。其為人至和至真,製瓷至精至細,作品造型古樸而洗練,工致中可見巧思;釉色瑩潤而清透,凝翠中獨含雅韻;裝飾手法以刻花見長,刀法嫻熟峻逸,皆取宋人之法度以合心而用,拓一己風格。
陳永德 秋荷雨露
陳永德 鼓樂盛世
陳永德 龍耳爐
浙江省陶瓷藝術大師 潘建武
1969年4月生於龍泉青瓷世家,從小就在瓷土堆裡玩著泥土長大,耳濡目染,對青瓷有著不解之緣。 1998年創辦了自己的青瓷工坊“凝翠坊”,專業製作工藝瓷、禮品瓷。多年來,透過不斷的摸索、學習,熟練地掌握了從原料配製到燒成的一整套龍泉青瓷傳統燒製技藝,善於運用刻、劃、跳刀等技法,作品追求精、細、巧,逐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潘建武 荷韻
潘建武 觚
麗水市工藝美術大師 雷慧仙
2006年畢業於杭州師範學院藝術設計專業,師承中國陶瓷藝術大師盧偉孫。吸取掌握龍泉青瓷傳統工藝精髓,充分發揮自身厚實美術功底。作品細膩大方,釉色潤澤,獨具風格,大膽創新,融古名瓷之韻味於現代青瓷之風采。作品多次參加陶瓷藝術作品展,並多次獲獎,作品《太極》被馬雲先生收藏、《生生不息》被四川宋瓷博物管收藏、《竹林聽荷》獲「非遺情。青瓷緣」第二屆青瓷DIY創意設計比賽金獎、《荷諧》被選為第一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指定貴賓禮。
雷慧仙 靜
雷慧仙 荷諧
龍泉青瓷非遺傳性人 李 峰
1979年出生於浙江龍泉。工藝美術師。景德鎮陶瓷學院藝術設計專業畢業。師承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徐定昌。視青瓷為一生夢想,執著追求。擅長大器型把控,器道並重。其作品玉潤千重,意高韻古,雍容大度。 《喜瑞齊臨》獲第十一屆中國陶瓷藝術大展金獎,《如意輔首哥窯缽》獲第十三屆浙江工藝美術精品展金獎,多件作品被浙江省博物館、龍泉市博物館永久收藏。
李峰 魚龍尊
李峰 富貴吉祥
展會資訊
指導單位
中國陶谷工作指揮部管理委員會
主辦單位
佛山市禪城區石灣鎮街道辦事處
佛山市禪城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
承辦單位
佛山市禪城區誼華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佛山嚮日葵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中國青瓷創作收藏交流中心
龍泉市河濱藝術服務中心
展覽時間
2019年10月10日—25日
策展人
薑崇 18928610777
展覽地址
佛山市禪城區和平路6號 陶◆創客會館
(本文為企業供稿)